4月9日,山东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在趵突泉校区举行了充满活力的产学研洽谈会。本次会议围绕有组织科研攻关、临床需求转化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聚焦于为新时期教育与科技人才的一体化发展开辟新范式,勾勒出医工融合的未来蓝图。山东大学副校长兼齐鲁医学院院长易凡在会上指出,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依托齐鲁医学的独特优势,将致力于构建一个联通基础研究、临床需求及产业转化的医工协同创新枢纽。该学院将始终以临床需求为指导,整合高校的人才创新资源、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及企业的平台优势,快速推进原创科技成果的转化,以此次举办的洽谈会为起点,迈向建设世界一流医工交叉创新高地的新征程,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强大支撑。
济南市科技局局长黄波强调,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是地方科技与高校科研结合的重要支撑平台,此次洽谈会是响应市场、行业与社会需求,开展有组织科研的重要实践。济南市科技局将全力支持地方责任的落实,特别是在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等领域加大项目及人才支持力度,注入科技活力,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会议上,来自中科院国家纳米中心的梁兴杰团队、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应红团队、山东大学李明教授团队等专家分别分享了在纳米医学、激光医疗及微纳米生物传感芯片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未来规划。随后,相关团队还赴齐鲁医院和口腔医院进行了更深入的学科对接与讨论。
此外,齐鲁医学院副院长李岩简要介绍了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筹建情况。与会的山东财金、迈瑞医疗、鲁南制药、迪安诊断以及威高集团等企业代表围绕各自的合作方向及技术转化路径展开了积极讨论。
齐鲁医院和齐鲁医学院等负责单位的领导们就如何推进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及医工结合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重点讨论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企业转化的桥梁,适应齐鲁医院的发展战略及成果转化的进展。
山东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将充分发挥齐鲁医学院的组织优势,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实现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创新“科研团队+青年学者”的双轨引才机制,努力构建以需求驱动、临床牵引、医工交叉融合、任务导向为重点的科研组织模式。通过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及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强化多方协作,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会议还同步发布了2025年度齐鲁医学的重点学术活动规划,包括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总决赛、全国医学“双一流”建设论坛、第四届新医科人才评价与发展论坛等高端学术活动,展现了齐鲁医学引领行业发展的战略布局。超过50名受邀专家、济南市科技局领导、齐鲁医学院机关领导、医学各单位负责人以及国企和医药企业代表共同出席了此次会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